做自己的教練 | |||||
•30 2008/09/04 | |||||
3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雖然還有太多的夢想與欲望等待被實現,但也開始懂得運用實力加計畫築夢踏實;從初出社會的懵懂衝撞,到30歲開始進一步追尋自我... | |||||
【文╱吳永佳】 3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雖然還有太多的夢想與欲望等待被實現,但也開始懂得運用實力加計畫築夢踏實;從初出社會的懵懂衝撞,到30歲開始進一步追尋自我;從20歲盲目地偶像崇拜,到30歲開始想要自己當家作主。世界如何轉動,「我就是這樣子!」「我鍛鍊我自己!」今天先把實力準備好,明天世界將因我而改變。 初入職場 先把實力準備好 專業能力是30世代在職場所要積累的第一種實力。從企業主心態來看,哪種專業能力在現下會變得更重要呢?在經濟榮景衰退、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可將資源做最有效整合及運用的人才,才能幫雇主花最少、省更多;此外,人力緊縮,「好用耐操」、具多元職能又願意高度配合的人最受歡迎;當然,能為公司帶進業績的人才,自然也更形重要。 那麼高階人才的就業市場如何呢?根據104獵才顧問中心分析指出,2008年電腦、網路資訊等相關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帶動一波中高階主管的求才指標。而逐年增長的行銷、業務職缺,顯示科技產品的技術已發展成熟,目前急需透過行銷業務人才推廣至消費者手中。 對於中高階人才來說,豐富的產業經驗是最基本的專業要件,而優越的行銷及業務能力,也可為自己加分。此外,在這天涯若比鄰的時代,熟悉歐洲或亞太市場經驗,是許多產業重視的專業力;當然,既然商品都要賣到全世界、賺世界的錢,而高階工作者也漸漸成為「逐工作而居」的遊牧上班族,隨時可能到世界任何一個地區工作,那麼,外語能力、國際視野,以及對全球資訊的閱讀及掌握能力,無疑是愈來愈重要了。 心理素質決定人生格局 掌握了專業能力與職場競爭力之餘,還必須有健全的心理素質。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歷經多年的創業經驗後,對年輕世代提出頗中肯的觀點:因為不可能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動起舞,就算畢業後有幸進入所謂的熱門產業或上市上櫃大企業,也不代表所處的產業永遠景氣,或者公司永遠不會裁員。職場生態及大環境時時年年在改變、消長,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然而,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以及面對職場所建立的心態,卻是自我可以努力培養的。 「心理素質」,決定一個人面對外在挫折與困境時的應對能力及心態。楊基寬多年來接觸許多上班族,10位上班族中大概有9個對工作不滿,譬如薪資被低估、沒有升遷機會、老闆很豬頭、產業沒前途……心理素質低落的人,眼中所見都是負面因素,以及外在環境的無法順心如意。 相反的,懷抱健康心態的上班族會更積極要求自己:「我該如何做,才能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產值與貢獻?」「我是否已在我可發揮的職位上盡力發揮?」「我是否曾自發性地完成或超越被要求的績效?」 能用以上思維去看待工作的員工,肯定是受老闆歡迎的員工,無論環境怎麼變,你都能保有競爭力,不怕自己是被淘汰的那一個! 自己成就一個「品牌」 有人看到外在環境的變動,總慨嘆自己生不逢時;有些人卻能擺脫這種「失敗者」心態,立志去改變產業的未來。楊基寬舉了大家熟知的畫家幾米為例,畫插畫不是一般人認定的熱門行業,而且從業者眾,競爭激烈;但幾米讓插畫不再只是插畫,透過畫作結合充滿意境的文字,創造出動人的生活小品,建立自己特有的「幾米式」風格,甚而發展出無所不在的周邊商品及跨業結盟的創意產業,讓「幾米」兩個字變成「品牌」,自己創造了一個產業。 所以,30世代要如何利用這「最好的時代」刺激自己再為實力加碼呢?一方面要培養更健康的「心理素質」,鍛鍊自己面對變局的應變能力,不必隨波逐流;另一方面,要時時盤點自己的實力與專長,並且,努力讓自己原有的「第一專長」再升級,成就自我獨一無二的風格及特色。 他人衡量你的成就,從來不是看年紀、資歷、職銜及待過的公司,而是「你曾經做過什麼事?」「成就過什麼?」所以,薪資、職位、公司大小……不是你唯一該在意的,完成自我、建立自己的行事風格,才是更高段的成功。 不只成為一名「標準的專業工作者」,更要設法讓自己升級成一個「不標準」的「品牌」!例如攝影師有很多,但專長於「昆蟲攝影」者可能不多,讓自己成為某種「專家」,就可能提升競爭力! 建立自己獨特的生涯方向及專長,是值得一生去追尋的目標,唯有如此才能使你真正免於外在環境一時的衝擊。 30到50歲 追求上半場人生成就」 當然,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職場功課。從初入社會到30歲以前,要像海綿一樣努力吸收學習,不要拒絕任何挑戰及要求,畢竟在這個階段,積極累積人生資本是最重要的!台灣諾基亞客戶暨市場營運總經理程宗楷也說:「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不必急著證明自己有多行,而是該重在學習。」然後,試著找到自己的「核心職能」,也就是核心專長。 30到40歲階段,是人生進一步找尋自我定位的關鍵期,食益補(白蘭氏)集團台灣暨香港區總裁馮南陽,在30歲時思考的是,自己最感興趣的產業是什麼,有沒有一種商品能讓自己一輩子投入。「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得思考自己要到哪裡,往自己的長處經營。」30歲之後,要在發揮自己的「核心職能」上,把握一切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亮眼工作紀錄,並且同步學習管理職能。在人生的黃金階段,許多人已站上主管級的職位,初嚐管理滋味,應該抱著「少說多聽」、「少我多你」的態度,多傾聽別人的意見,保持謙遜,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就容易在職場得到助力而非阻力。 40到50歲階段,正式進入接棒及攻頂的時期。雖然自身的能力及資歷趨成熟,但此時也容易面對生涯上的高原期,卡在同一個位階停滯不前;如何不斷的「自我顛覆」,揚棄舊經驗、突破新思惟,變成最重要的修練。同時,人在高處未必永遠不會跌倒,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當年放下教職,進入兩廳院擔任藝術總監,由一個浪漫的藝術家轉型面對許多世俗繁瑣的行政經營工作,曾經痛苦不堪;馮南陽在擔任百靈大中國區總經理期間,也因為集團全球整併,而由總經理降級轉任市場總監。所以即使在40到50歲的生涯成熟期,對於職涯的變動,我們一樣要保持自己高度的彈性及靈活度,勇於挑戰應對! 50歲後 追求下半場夢想意義」 50歲之後,人生進入下半場比賽,有人自己創業,有人準備退休,開創第二個人生。然而,思考、閱讀及挑戰自我的腳步不能停歇,如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所說,不斷思考人生的目標,時時懷抱「重新開機」的生活態度。如果說人生的上半場,我們多多少少還必須為「生存」而工作,那麼到了50歲之後,我們或許可以開始為「滿足自己靈魂的渴望」而工作了。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在46歲前是科技金童,之後卻投身非營利組織的志工企業家行列,這樣大的轉折,只為了繼續追尋人生下半場的夢想與意義。 起風時跳舞,在夢想與現實間擺盪,30世代努力拼湊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幸福拼圖:專業實力、生活態度、財務規畫、人文素養,缺一不全。如果環境很嚴峻,我們更該堅定投資自己,將環境的挑戰化為蛻變的契機。因為,新台幣可以縮水,夢想不能打折! 【本文摘自30雜誌9月號,訂閱30雜誌電子版】 |
台北笑笑生-活用中藥男人養生秘笈2.0 Android APP 已上線了喔... (中藥增大、堅硬、持久.自療養生) https://ppt.cc/fyLVbx 推廣期間.半價優惠中 要買要快! 原秘笈使用者回函剪輯 https://youtu.be/YE3xEuf3oNg 台北笑笑生中藥男人養生秘笈網站 https://tpxxs.com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減稅,真能餵飽你的口袋?-台灣稅改真相(下) | |||||
•天下 2008/09/30 | |||||
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台灣的稅率不算低,但收到的稅卻是倒數。辛苦工作所得被課重稅,而以錢滾錢的所得卻不必繳稅。 空虛乾涸的國庫沒有足夠的稅收,如何修橋、補路、辦教育、充實醫療?是誰挖空了國家的基石,偷走了你我的未來? | |||||
【文╱陳一姍】 多位租稅學者提到,台灣陷入一個租稅僵化的困局——有錢人不滿高稅率,窮人不滿政府實際上收不到有錢人的稅,回頭壓力全在薪資所得者身上。各方互相憎恨,動彈不得。 為什麼台灣稅率不低,卻收不到稅?負責研究反避稅法的北市國稅局局長凌忠嫄認為,關鍵就是稅基要完整。否則「只要哪�有免稅優惠,就會有人往那�規劃!」他說。 稅基三大缺口 北市國稅局最近歸納出八大避稅手法,全都與台灣稅基的三大缺口:證券交易所得免稅、土地不按市價課稅、海外所得不課稅,密切相關。 這導致台灣稅制長期「重課勤勞所得,輕課資本利得」,也就是辛苦工作所得被課重稅,而以錢滾錢的所得扣不到稅。根據《財政統計年報》,二○○六年綜合所得稅收入來源,近八百萬受雇員工的薪資所得佔比高達七三.五%,股利所得一二%,財產交易所得只佔○.二%。 證所稅免稅就開啟了逃稅的大門。譬如:有些證券公司,因為自營部的股票交易獲利不要課稅,經紀與承銷業務的手續費收入要課稅,企業報稅時就會把費用、人事費用全灌到收入得繳稅的部門,壓低這些部門的獲利,自營部則員工超少。「我們整天都得跟他們吵,跟我們打官司最多的就是證券金融業,」凌忠嫄說。而就算香港、新加坡金融業的股票交易所得都要課稅。 土地增值稅的稅制漏洞,不僅逃稅,也造成台灣的豪宅市場不正常發展。一位房地產仲介公司總經理就坦言,未來台北市的房仲人員將轉型為稅務規劃師。 他曾經遇過客戶以七間豪宅做租稅規劃。每一間兩億的豪宅,土地公告現值只有六千萬,只要客戶去銀行貸款超過六千萬,把豪宅與貸款同時贈與給小孩。資產與負債相抵,父母一毛錢贈與稅都不用繳。豪宅在土地公告現值沒有調增前脫手,小孩也不用繳一毛錢土增稅就繼承兩億。只有政府損失一億稅收。 「有時候,我覺得大陸『偷稅』這個詞用得很好。這麼多交易做來做去,只是在偷國家的錢,對整個社會沒有附加價值。這是人力的浪費與國家的沒效率,」凌忠嫄感慨地說。 外商眼中的邪惡軸心 一位國內大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年初到香港參加租稅執行機構(Tax Executives Institution)主辦的研討會,令他震撼的是全球跨國企業財務長,竟然形容台灣是「邪惡軸心」(Axis of evil)。 根據租稅執行機構針對會場財務長的調查,台灣整體稅制健全度在亞洲六國中,只比韓國好,排名倒數第二。四項評比中,得分最低的是可預測度。 這位合夥人說,外商企業認為台灣企業報稅成本其實不低。台灣是少數國家,要求外商報稅要有會計師簽證,移轉計價報告也要會計師簽,把證明報稅和理性的責任全部轉嫁到企業身上。移轉計價法規明明規定可以出英文報告,國稅局卻總要求翻成中文。「台灣稅制是三流國家,連大陸都比我們強,」他用詞嚴厲。 過去幾年,這位合夥人參加國際研討會,當全球各地合夥人都在侃侃而談,該國為健全租稅改革,紛紛推出各項國際查稅新法規,譬如:反避稅法、反租稅協定尋租(anti tax-treaty shopping)、境外受控外國公司(CFC)認定、反資本弱化條款等,他只能羞愧地說,「沒有,台灣什麼都沒有。」 在亞洲,除了香港、新加坡,南韓、日本,甚至中國大陸都已經有這些法規。台灣卻遲至這次的賦改會,才開始研究相關法律,真正立法仍遙遙無期。 台灣的最低稅負制,原本明年就要把海外所得納入課稅,但上任三個月的新財政部,迄今卻連境外受控外國公司CFC的標準都沒有公布,時程確定延後。「是台灣的稅制,讓自己變成租稅殖民地,任人掠奪,」他形容。 一位前三大會計事務所會計師透露,台灣稅制落後,已讓國家租稅變成任由他國財稅顧問禿鷹宰割的租界。 最近,各大會計師事務所最熱門的業務,就是「租稅效率供應鏈管理」(TESCM,Tax Effec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把稅移到稅率最低的地方。來自荷蘭、美國、英國各路財務顧問陸續慫恿台灣各大企業,從台灣把附加價值高的部門移出到海外,譬如:業務、行銷、財務或高薪的人員,改放到稅率低的地方,降低台灣繳稅的金額。 「許多國家已經把這種沒有商業理由的組織調整,視為逃稅,要求高額分手費,台灣可能還不知不覺,」他曾目睹多國籍顧問團隊在新加坡會議桌上,生吞活剝掉原本應是台灣的就業機會與稅款。那感覺就像八國聯軍壓境。 曾經,中研院院士劉大中主持的第一次稅改,為台灣建立起亞洲最先進的綜合所得稅稅制,支援台灣的國民教育延長到國中。當時規劃的加值營業稅與統一發票制度,也讓亞洲各國都來觀摩。 但今日台灣的稅制為何淪落至此? 那是因為「稅制被無理的濫用,成了一切問題的代罪羔羊,」政大財政系教授暨賦改會副主委曾巨威氣憤地說。台灣政治人物被工商利益團體把持,只有選舉時,一人一票才是等重,一旦選上,利益團體的權重一定比老百姓強。「老百姓的聲音沒有被組織,缺乏代言人,稅制才會一直向有錢人傾斜,」前立委李文忠自白。 根據《天下雜誌》本次所做的「理想稅制大調查」,台灣人民關切的不是稅率高低,而是痛恨「政府收不到有錢人的稅」,更有過半民眾贊成恢復課征證所稅,把台灣逃稅漏洞補起來。 必須要擴大稅基,才能談降稅率 面對解嚴以來,最高比例的完全執政,新政府必須掌握此次絕佳的稅改契機,把營利事業所得稅、股票交易所得與海外租稅的稅制健全起來。「不論企業或個人所得稅,台灣都必須把稅基先擴大,才有可能談降稅率,」前財政部長何志欽主張。 何志欽力主,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一定要完全落日,收到稅後,編預算獎勵企業研發、人才培育、營運總部,讓外商一目了然。寧可企業所得營所稅率多降一點,不要再開免稅窗口了,以免再蹈覆轍。 由於促產的漏洞,去年上市獲利排名前一千大企業的實質有效稅率,前五十大只有一○.四%,前五十一到一百大為一二.五%,五百一十大到一千大的稅率卻達到一五.一%。呈現愈賺錢,繳稅率愈輕的怪象。 兩位前財政部長林全與何志欽皆主張,為了讓個人所得稅稅基完整,應該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一開始不妨採取低稅率,用分離課稅的方式來做。何志欽主張,稅基擴大後,才能談把高所得者的稅率調降,大幅調低遺產稅及贈與稅。凌忠嫄認為,已經實施兩年的最低稅負制,裡面已經包含了未上市上櫃股票的交易所得,稽徵機關正在累積課稅實務上的相關經驗,所以證所稅稽徵實務絕對不是問題。 「台灣不是只跟新加坡與香港競爭,」何志欽提醒。新加坡、香港都是城市國家,城市國家的特性是人口同質性高,人口少,不需要有農業、製造業,一個金融業就可以養活一個城市的人,少數人可以用補貼的方式。「台灣不可能照抄城市國家,除了金融業,台灣還必須有別的產業、別的優勢才行,」何志欽說。 在國際租稅部份,多位專業會計師也建議,台灣必須趕快建全自己的法制,主張租稅主權。因為現在全球搶稅,不主張自己的權利就被視同棄權,別國更不需要與台灣簽訂租稅協定。 面對解嚴之後,最高比例的同黨執政,最大的民意支持,全民都在看,馬政府的台灣第三次稅改,能不能還給全民被偷走的國家。 【天下雜誌406期 誰偷走你的未來,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 |
減稅,真能餵飽你的口袋?-台灣稅改真相(上) | |||||
•天下 2008/09/30 | |||||
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台灣的稅率不算低,但收到的稅卻是倒數。辛苦工作所得被課重稅,而以錢滾錢的所得卻不必繳稅。 空虛乾涸的國庫沒有足夠的稅收,如何修橋、補路、辦教育、充實醫療?是誰挖空了國家的基石,偷走了你我的未來? 《天下雜誌》以「台灣首度全民理想 | |||||
九月八日,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高階稅官錯亂地讀著報上,「證交稅降不降,財政部長、行政院不同調」的斗大標題。令他錯亂的,不是朝令夕改的政策,而是從郭婉容、王建?、林振國到許嘉棟、林全,「長久以來,財政部長都是提著烏紗帽反對降稅的,這一次怎麼會是主動送利多?」他慨然。 證券交易稅減半,這的確是十五年來最重的一劑強心針。 之前,不論亞洲金融風暴、本土金融風暴、全球高科技泡沫破滅、SARS,經濟再差,股市再低迷,前行政院長蕭萬長、歷任民進黨閣揆都未曾調降證交稅。 原本還在行政院內研擬、還未定案的政策,卻因新任財政部長李述德嘴快,成了不得不然的事實。 但證交稅減半,並未能拯救下跌的股市。半年三百億,可以蓋一條捷運內湖線的證交稅稅收,白白丟到水裡。 輕易被棄守的證交稅,是台灣近二十年來稅制的縮影。 台灣稅制已經被「政治」怪手挖得千瘡百孔,長期財政惡化,中央政府債務餘額近四兆。漏洞連連的稅制,也使得國家建設與教育經費減少,糾結成國家弱化、經濟成長慢、貧富差距擴大的惡性循環。稅制,已成為偷走台灣和你我未來的元凶。 稅制偷走台灣的未來 根據法蘭克福大學金融研究中心(CFS),針對二十三個OECD會員國的實證研究顯示,一個國家人民收入的長期成長,與政府規模有絕對正相關。而且,政府支出多一塊錢,往往可以讓人民收入增加不只一塊。這是為什麼這些已開發國家政府總支出佔GDP比重均在三○%以上。 但台灣卻在走回頭路。蔣經國時代,台灣政府總支出約佔GDP二五%,到去年卻只剩下一九%。在《IMD世界競爭力報告》的五十五個國家評比裡,排行第六小。只比兩個城市國家新加坡、香港,窮國祕魯、智利、菲律賓高。更是遠小於日本的三八%與美國的三六.五%。 財政吃緊,使得政府各項支出全陷入全面吃緊的狀態。其中排擠最明顯的,第一是經濟建設,第二是國防,第三就是教育。 根據財政統計,台灣經濟建設經費九○年代,初佔GDP九.四%,前年只剩三.二%。沒有錢是台灣公共建設落後各主要國家的主因之一。也造成危橋欠修,暴風雨一來就傷亡慘重,災難連連,悲劇年年上演。 以機場為例,在國際機場服務公司Skytrax的評鑑裡,台灣是四小龍機場中唯一一個沒有機場捷運的國家,也是唯一的一個三星級機場。其餘韓國仁川機場、香港赤?角、新加坡樟宜機場,今年都被評為五星級。 三十年前啟用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當時是亞洲的模範,但現已破落得使人看了悽涼。改善計劃一直延宕,直到今年才第一次編列預算要大規模改善。 支出經費吃緊,校長變省長 影響子孫未來的教育投資,更是不足。年輕教授的起薪只有香港的二分之一,造成人才外流嚴重。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說,過去三次大選,總統選舉時都承諾教育經費佔GDP比例要達六%,但全都跳票。真相是此數字由一九九二年高峰六.二%,降到前年的四.一%,教育每個環節都缺錢。 「校長都變成省長,節省的省,」一位屏東小學校長形容。 在山區國小教書十八年的南投國姓鄉育樂國小老師王文華說,比起省政府時期,還會發東勢、台中高工做的教具。最近幾年,政府編教學設備費很少,幾乎所有教具、掛圖,連顯微鏡都是靠民間教科書廠商送,也變相增加了廠商對教育可能不當的影響力。 小學每個月辦公費也很緊。不到一萬元的設備費,要付水電費、影印機分期貸款付款、電話費。為了省錢,育樂國小都是用Skype打公務電話,總務規定每個月全校不能超過四百元。有一回打了七百元,竟然查起了公務電話的通聯紀錄。 「台灣現在是要求老師用六○年代的裝備,打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吳忠泰形容。因為沒有錢,地方政府很少編列教師進修預算;因為沒有錢,在國外因應家庭崩解,普遍設立的校園社工人員,台灣小學沒辦法編列。 「稅收不足,真的有很大的影響,」社會福利聯盟祕書長暨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原本關注身心障礙議題。過去五年,看到地方政府大量挪用社會福利基金到無法無天的地步,他才開始驚覺到「稅制」對台灣社會已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台灣社會褔利經費佔GDP比例,由七年前的四%,降到前年三.一%,多項老年化、少子化新措施都有心無力。 台灣稅制不是太重,是千瘡百孔 建設與教育,該投資的未來,沒錢投資;老年化與少子化,該面對的未來,不敢面對。 弔詭的是,依照IMD評比,台灣已是全世界五十五國政府中第六小的國家,但在某些工商界大老眼中,卻仍是必須減稅才有競爭力的地方。工商團體最近更用匿名方式花大錢,在各大電視台大打減稅就能提升經濟力的廣告,不斷向觀眾推銷洗腦。 台灣的稅真的重嗎? 讓數字說話,與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南韓、日本五個鄰近國家相比,前年台灣政府稅收佔GDP比例一三.五%,比城市國家香港、新加坡高不到一個百分點,是全球第四低。遠低於大陸的一七.九%,南韓的二五.五%,日本的二七.五%。 對企業而言,台灣二五%的企業營所稅率,在亞洲六國裡,只比新加坡一八%,香港一七.五%高;跟中國大陸、南韓一樣,但遠比日本四○.九%低。 但諷刺的是,台灣企業實際所繳的稅,佔GDP比例只有二.六%,是亞洲六個鄰近國家裡最輕的,遠低於新加坡的三.九%與香港的四.九%。 對個人而言,台灣有錢人繳稅的最高稅率為四○%,在亞洲六個鄰近國家中排行第二高,只比中國大陸的四五%低。諷刺的是,台灣個人所得稅實際稅收佔GDP仍只有二.八%,排行倒數第三,只高於新加坡的二.二%與中國大陸的一.二%。 【天下雜誌406期 誰偷走你的未來,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 |
金融連環爆 理專不會告訴你的風險 | |||||
•天下 2008/09/30 | |||||
雷曼兄弟破產,股票、連動債一夕暴跌或形同廢紙,重創台灣投資人信心。還會出現下一波災難嗎?投資人該如何從中記取教訓? | |||||
【文╱張翔一;攝影╱劉國泰】 「理專居然告訴我,現在要見他,可能要排隊,」陳小姐忿忿地說。在理專頻頻保證連動債風險低、獲利高的慫恿下,兩年前她投資十萬元購買有條件保本的雷曼兄弟連動債,再八天就到期。隨著雷曼兄弟宣告破產,這十萬元恐怕將一夕蒸發,跟全台灣五萬一千名個別投資人一樣,只能登記債權,被動等待希望渺茫的賠償。 「我以後再也不會相信這些理專和銀行,寧可用最單純的方法,自己理財!」陳小姐擁有常春藤名校經濟碩士學位,研究台灣金融產業超過十年,臉上的表情既憤怒又失望。 鏡頭轉到信義計畫區AIG旗下的南山人壽總部,雪白色的氣派大廳擠滿了數百名保戶,臉上寫滿惶恐。 「我全部的積蓄都在這,想以後留給小孩,」黃先生緊張地說,「要是保險公司倒了,到底該怎麼辦?」五十二歲的黃先生是水泥工,對國際金融一竅不通,只知道定存和買保險最穩當,沒想到次貸風暴這個陌生的名詞,使得保險公司也可能不保險,「難道以後要把錢藏在床底下才能安心?」 投資人信心,一夕崩盤 一年半之內,次貸風暴引發的第三波金融海嘯無情襲來。繼貝爾斯登、二房之後,這次輪到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全美最大券商美林銀行、以及全球前三大保險集團AIG。全球版圖與獲利驚人的金融巨擘紛紛中箭落馬,全球無數的投資人不僅手中連動債或股票一夕暴跌或形同廢紙,更對金融體系信心瓦解。 根據金管會統計,國內金融業投資雷曼發行的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保險總額共八百億元新台幣,四百億是金融機構,另外四百億則透過銀行理專、保險業務員,銷售給一般投資人。 但八百億的直接損失和證券市場連續一周蒸發的七億元市值,傷害恐怕都比不上民眾對金融業快速流失的信心。尤其金管會目前僅透過業界公會協助登記求償,強調「投資人可能無法全額獲得賠償」。 從美國聯準會,到台灣的金融業者和主管機關,在滅火之餘,要如何挽救投資人的信任崩盤,恐怕是更為重要而嚴肅的課題。 金錢遊戲,玩火自焚 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次貸問題背後更根本的源頭在於,以華爾街投資銀行為首的全球金融業,「在乎自己的獲利,更勝於客戶的風險。」參與和觀察華爾街金融圈長達三十年,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語重心長地說。 「投資銀行的原罪,就是賺到的錢,當年就可以分紅,只有極端少數會在乎兩三年之後的風險,」黃日燦指出,華爾街「自認聰明」的金童想的都是如何創造更高的短期獲利,換來當年豐厚的獎金分紅,設計了層層包裹的金融商品,透過綿密的管道銷往全球,轉手一次就賺一次,而風險就轉到別人手上一次。「大家都想,只要自己不是最後一隻老鼠就好,」黃日燦說。 台灣財富管理面臨危機 台灣處在國際金錢遊戲的銷售最末端,一知半解,卻積極地參與,想沾上最後一點獲利。 以連動債為例,儘管先進市場未立法禁止銀行銷售給一般客戶,台灣和香港卻是全球唯二兩個市場,金融機構大力把如此複雜的商品賣給個人散戶。 「如果這個商品能帶來金融機構的手續費收益,又真的適合一般大眾,」曾任外資銀行主管、金融資歷豐富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周杏娟提出質疑,「為什麼其他國家都沒有業者要銷售給小額投資人呢?」 原因就出在法規環境和業者自身的風險管理。 一位歐系銀行法規遵循部主管指出,歐美法院判例保護消費者,銀行銷售太複雜的商品給客戶,即使客戶已簽下合約,只要銀行無法證明當時確實讓客戶完全明白風險,事後有爭議仍要負責賠償損失。「台灣消費者簽名後,就要承擔所有風險,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他說。 另一方面,國際連動債等金融商品大流行的時候,正是台灣財富管理剛起步、競爭激烈的時候,客戶門檻一再下修,國外銷售給一百萬美元以上、風險承受度高客戶的商品,被台灣金融機構賣給存款一百萬台幣的「散戶」,衝出了業績,但卻衍生更大的問題。 「大多數的台灣業者,不太在意商品本身複雜的內容和邏輯,只想知道該怎麼包裝、怎麼賣給客戶,」外商投資銀行台灣區連動債法人業務經理Vincent說出他的經驗,他花力氣解釋產品連結的選擇權漲跌幅時,經常被打斷。 而投資銀行和國內金控對於連動債等商品銷售的利潤分配,客戶更是永遠不曉得,手上的獲利,除了手續費外,還被中間商扣了多少。 「我們委託台灣金融業銷售的連動債,已經含有利潤回扣,」Vincent坦白地說,「他們銷售給投資人時,卻還要現拿一.五%到三%的手續費,比香港高很多。客戶的獲利還能有多少?但這畢竟不關我的事,對嗎?」Vincent攤開雙手說,露出了標準的華爾街價值。 政府應監管複雜金融商品 金錢遊戲的傷害畢竟已經造成,國泰金控策略長李長庚認為,國內金融業者未來將更專注於建構長期的競爭優勢,不追求短期快速的績效。 政府機關的監管和危機處理,更是關鍵。自由派的老大哥美國,已率先開始修正自由市場方針,插手干預。首先是從証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手中,接下不斷爆發危機的投資銀行監管權,比照商業銀行的標準,不再讓投資銀行享有高融資槓桿的特權,金融商品需經過審核才能銷售。 第二步,過去允許金融業跨業經營,業者順勢一窩蜂透過銀行、證券、保險等不同管道銷售連動債等熱門商品,造成市場失衡、風險飆高。聯準會正研擬草案,限縮金融業兼營業務的條件。日本、歐洲各國也正在密集討論,恢復金融異業間的防火牆機制。 台灣目前除了央行出手降低存款準備率,暫時舒緩金融業的流動性風險外,仍看不到進一步的因應策略,至今仍不見金管會明確宣布禁止業者銷售連動債商品給一般客戶。連動債在台灣已近十年,過去以法人客戶為主,近兩年金融業衝刺財富管理,才開始透過銀行、保險銷售給大眾。 在管理權限上,連動債卻剛好處於証期局、銀行局、保險局的三不管地帶,只剩下財富管理自律規範形式上的規定。於是,這麼複雜的商品,不論商品內容、發行公司、還是審核的過程及審核標準,都遠不及一般共同基金。 周幸娟呼籲,金融商品日趨複雜,政府必須積極介入,應該加速整合金管會各局合作,從實際的金融產品著手,對金融機構發行的另類投資商品逐一審核。 低流動性商品風險高 投資人更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理財規劃。 「不懂的商品絕對不要碰,」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一再提醒。 周幸娟提供兩個簡單的風險程度區分法則。以投資上市企業而言,傳統公司債券的風險低於股票,也是企業倒閉或遭接管時優先賠付的對象,債券信用評級是重要參考依據。另一個重點是商品的流動性,低流動性的商品,風險較高;有公開交易市場、能隨時停利或停損,在波動時刻倍顯重要。 雷曼兄弟之後,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也相繼面臨財務困境,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有第四、第五波災難。每一個投資人,都必須從錯誤中記取教訓。 【天下雜誌406期 誰偷走你的未來,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 |
《東京國際汽車展》概念車 超科幻
鈴木的子母車包含專為人行步道或屋內活動設計的低速移動車PIXY,和一輛能容納兩台PIXY的SSC車體,兩者組合後,就變成時速可達100公里的汽車。圖為PIXY從SSC車體中駛出。
(法新社) 本田概念車PUYO,外型可愛,猶如軟綿綿的棉花糖,車體也是軟綿綿,用手指一戳就會凹陷,標榜與行人輕輕擦撞不會造成重大傷害。(法新社)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第四十屆東京國際汽車展將於二十七日對外開放展出,由世界十二國的兩百四十一家汽車廠商提供五百四十二輛各型汽車展出。 本次車展出現多種讓人耳目一新的驚奇車款,彷彿將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搬至現實生活。本田推出的概念車PUYO,擁有手指一壓便會凹陷的柔軟車體,外觀宛如一團柔軟的棉花糖,標榜輕輕擦撞時並不會造成人體嚴重傷害,車體上半部完全採用玻璃設計,提供駕駛者良好視野。 豐田推出的概念車RIN,方向盤內裝感應器,能藉由駕駛者的溫度或脈搏判斷駕駛心理狀態,再透過儀表板螢幕顯示,提醒駕駛諸如焦急或憤怒等可能肇事的心理狀態。此外,鈴木則發表專為人行步道或屋內移動所使用的低速移動車PIXY,更特別的是只要和車體SSC一合體,就能變身為時速約一百公里的汽車。 東京國際車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與底特律國際車展為世界兩大汽車展,今年的東京車展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
鈴木的子母車包含專為人行步道或屋內活動設計的低速移動車PIXY,和一輛能容納兩台PIXY的SSC車體,兩者組合後,就變成時速可達100公里的汽車。圖為PIXY從SSC車體中駛出。(法新社)
本田概念車PUYO,外型可愛,猶如軟綿綿的棉花糖,車體也是軟綿綿,用手指一戳就會凹陷,標榜與行人輕輕擦撞不會造成重大傷害。(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