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金融業的海角七號啟航
作者:周筱玲
一夕間,158餘年歷史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垮台,震撼金融業、投資人及學術界。
在信心低迷下,台灣的股價指數隨國際走勢委靡不堪。即使現階段大環境不佳,但台灣曾歷經2次石油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等大風大浪,人民對經濟蕭條並非毫無經驗。政府、領導者必須燃起鬥志,積極行動帶給人民信心和希望,向大家宣示:苦一下、撐一下,就能看見黎明的曙光。
事情有輕重緩急,如今政府應優先「興利」於人民,後把「除弊」做為控制景氣熱度的工具。馬政府高舉清廉的大旗,卻也該替人民找出實質的利多,讓民間普遍富裕起來,許多建設措施必須大開大闔、大步大力去做,凝聚起公民向心力,塑造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遠景。
在此非常時期,「治標」該要走在「治本」之前。民生凋敝的火頭撲面而來,政府高談闊論中長期的基礎建設,卻對眼前的問題一籌莫展。當股價一直下挫,影響層面並不僅止於股民,沒有涉足其中的人也牽連其中,餐飲服務業門可羅雀、金融商品乏人問津,許多將股票質押給銀行的企業主,將面臨補回差額與斷頭壓力。
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波金融海嘯不只吞沒投機客,也讓許多7000點進場的股票中實戶損失慘重,外資焦頭爛額自顧不暇,銀行爆出前所未有的基金贖回潮……,國安基金、四大基金何時進場?政府應該付諸實際行動,重振國人的信心。
雷曼兄弟倒閉、美國財政部接管二房,乃至Fed紓困AIG,一系列的事件,替大家上了痛苦卻寶貴的一課—沒有不可能。風險與獲利永遠是相對的,就如同降低稅率與擴大稅基的爭議,各群體擁有各自的立場和觀點,我們該先行「求智」,立足在兼具公正與效益的基準上,然後才是「求人」,借重領域內的菁英,來折衝意見、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全球化的時代,無人可以在經濟的高低跌宕中置身事外。股市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指標,連標榜金融自由的美國,都下猛藥禁止放空金融股,台灣政府不缺乏政策工具,官員們不該空口白話說苦民所苦,只求任內「損益兩平」,或是祭出連任時「轉虧為盈」的口號,現在就該採取行動。
以苦澀幽默溫暖人心的電影,總是在不景氣的年代熱賣,看《海角七號》令人笑中有淚,而我們也殷殷期盼,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目睹金融業的海角七號迎風啟航。(採訪整理˙陶曉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