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判庭收押葉盛茂徒惹爭議 ─許文彬
-------------------------------------------------------------------------------- 2008-10-08╱自立晚報╱政治特區╱許文彬
法官在公開審判程序中當庭收押被告,這在司法實務上是甚為罕見的。台北地院合議庭於十月六日審理卸任調查局長葉盛茂涉嫌洩密等罪一案,在庭訊結束時,立即加以逮捕並裁定羈押、禁止接見,引起法界的訝異與議論!
-------------------------------------------------------------------------------- 2008-10-08╱自立晚報╱政治特區╱許文彬
法官在公開審判程序中當庭收押被告,這在司法實務上是甚為罕見的。台北地院合議庭於十月六日審理卸任調查局長葉盛茂涉嫌洩密等罪一案,在庭訊結束時,立即加以逮捕並裁定羈押、禁止接見,引起法界的訝異與議論!
報載當庭收押葉盛茂的理由,是說他被追加兩項罪名︱貪污治罪條例的圖利罪及刑法的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且有串證之虞。可是從現有的媒體資訊中,葉盛茂縱有於任內提供扁家洗錢情資予時任總統的陳水扁,這樣的行為似乎與貪污治罪條例的「圖利罪」完全扯不上邊;至於其餘的涉嫌罪名,包括原已起訴的隱匿公文書及洩密罪,均非屬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之刑的重罪。況且葉盛茂前此既已承認犯行,則在刑事訴訟法制上有何羈押禁見之事由與必要,恐怕尚有很大的爭議空間。
昔日有關羈押嫌犯的法制,任由實施偵查的檢察官作主決定,其執法權力欠缺制衡,從人權保障的角度以觀,殊有疑慮。厥後,立法機關才修改刑事訴訟法,明定檢察官要羈押嫌犯時,需向法院聲請,由法官審查裁決。
而一旦案經起訴進入公判庭,通常羈押被告與否在偵查中即已定奪矣。若是法官到了審理時才諭令收押,此際該承審法官自己即可獨斷地裁奪,在法理上已無權力制衡的機制存在,被告只能提起抗告尋求事後的審級救濟。因此,審判程序的當庭羈押,法官於行使其羈押權時,務必心存自制、自惕,始符法律的本旨。
扁家洗錢案的偵審,迄今已引起國內外各方矚目,此不僅止於阿扁一家一戶之恥辱,更於我國的國際形象有著莫大的負面影響。吾人期盼審檢當局本諸「毋枉毋縱」、「哀矜勿喜」的原則與心態,鐵面無私,公正執法,做到我心如秤、允執厥中,避免譁眾取寵、過猶不及,始得樹立司法的威信,則國家幸甚!2008/10/07【作者許文彬為律師、中國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