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台灣談稅改 搞錯學習對象?

台灣談稅改 搞錯學習對象?
2008-10-07 中國時報 【中時電子報邱慧雯╱專題報導】
    馬政府上任後,延續前朝的稅改議題,風風光光地搞出賦稅改革委員會,大張旗鼓地討論營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之稅率調降議題。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宜賢指出,台灣稅制問題不在稅率調降此浮面表象,以台灣屬小國的「資本通路型」經濟而言,須從營業活動、投資、融資與授權四大面向出發,師法經濟型態類似的荷蘭、瑞士、盧森堡與愛爾蘭的稅制,才利於台灣擴大稅基,吸引外國人前來投資。
 
    林宜賢一針見血地點出,台灣的稅制老愛向美國學習,但台灣忘了本身的經濟型態和國力與美國天南地北,向美國學習的結果,當然是弊多於利。以大國經濟型態而言,通常是財政部主導租稅,稅制走的是「資本終點型」,也就是稅制為全球所得課稅,美國便是很明顯的例子,因為大國不怕沒人投資,因此通常是財政凌駕於經濟。
 
    相反地,小國則應該由經濟主導租稅,稅制為「資本通路型」,也就是境內所得課稅,但同時設置境外免稅中心,吸引外人前來投資。
 
    台灣的經濟型態仰賴外國人前來投資與外銷為主。以吸引外資來說,林宜賢指出,我國的課稅系統對國際通路型的商業活動有重大障礙,此次賦改會議題都在談營所稅與個人所得稅的調降,但卻無提及外資扣繳稅款問題,這才是外國人考量投資台灣的一大關鍵。
 
    「小國要懂得如何撿大國剩下的屑。」林宜賢說,香港與新加坡的稅制重點是課國內專業人士的稅,而非課國外投資金主的稅,打造免稅區讓國外金主前來大舉投資,讓國內專業人士荷包滿滿,稅基當然會隨之擴大,這就是所謂「撿大國剩下的屑」。
 
    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國外金主來台投資,除非簽有租稅協定,否則實質稅率高達40%,多數外資當然聞之卻步,且我國與全世界最重要的國家-美國的租稅協定無法簽訂,對於吸引美商來台是一大致命傷。林宜賢指出,稅改重點應在於提供投資租稅優惠,否則只空談、美化國內的稅率調降,對於我國吸引外資與經濟成長,根本無濟於事。
 
    以金融業為例,稅制嚴格的英國為金融業在一些英屬小島上推出免稅優惠,澤西島(Jersey Island)就成為不少投資人的青睞的投資免稅區,當地的金融業者也因此而荷包滿滿,金融業專業人士便成為英國繳稅大戶。林宜賢透露,國內金融業這也已建議政府在澎湖、金門等地設置免稅區多年,但政府卻因種種顧慮而不採納。
 
    林宜賢認為,台灣的股利、利息與權利金的支出都被扣繳20%稅款,外加以上項目之所得稅率25%,最終的實質稅率仍高達40%,根本無法與香港、新加坡的實質稅率0%到10%、荷蘭、瑞士、盧森堡、愛爾蘭的實質稅率5%到25%競爭。
 
    以打造台灣成為運籌中心而言,政府須以低稅率吸引台商或外商,實質稅率最好可降至20%,若給予研發投資抵稅後,最好可降至10%,與愛爾蘭的12.5%拚場才具競爭力。
 
    如果要吸引外國人投資,因股利所得已被課稅25%,股利支出也應效法荷蘭、愛爾蘭與瑞士一樣免稅;如果要打造融資中心,利息支出扣繳應採免稅,利息所得則應採低稅率。林宜賢指出,股利與利息支出的免稅或低稅率,正是我國要打造亞太金融中心的關鍵,但我國的實質稅率卻高達40%。
 
    此外,因應我國經濟型態,廠商大多已將製造中心外移,台灣僅存的研發技術最具價值,若能配合租稅變革,有利於我國打造研發與智財中心。我國在此方面的實質稅率亦為40%,但新加坡、香港僅1%到2%,荷蘭、瑞士的實質稅率僅5%到8.5%,林宜賢建議,我國應將權利金支出扣繳降為0%,而在權利金所得稅率降至1%到8.5%,才得與經濟型態相近的國家競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